優惠下殺↘284$少,但是更好現正購買僅要284

  • 獻給被工作與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你。
  •  

    商品類別: 來自 書籍、文具、DVD>書籍>心理 / 生涯 / 規劃>生涯規劃

     

     

    少,但是更好

    書籍簡介:
    ★《紐約時報》、《華爾街日報》暢銷書!
    獻給被工作與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你。
    你是否曾發現自己忙到分身乏術?你是否曾覺得工作過度又未能充分發揮實力?你是否曾發現自己專做不重要的事?你是否覺得忙碌不堪卻缺乏生產力?就像你總是在移動,卻從未到達任何地方一樣?

    作者以「少,但是更好」做為本書的核心概念,闡述為什麼讓生活化繁為簡如此重要。一旦有「事事都重要」、「有沒有辦法做好所有事」的想法,不管什麼請託、要求都攬在身上,結果就是自己愈繃愈緊,焦頭爛額,反而工作生活兩頭落空。
    為了達到「專準主義」(Essentialism)的狀態,作者在書中以三步驟來解釋:第一,精挑:要判斷出目前什麼事情才是首要,先問問自己,「現在所做的事情,是否值得投入?」如果不是,應該要勇敢拒絕。要成為「I choose to」,而不是「I have to」的人。第二,簡化:如何刪除瑣碎無謂的枝節。第三,準確執行:如何移除障礙,讓執行過程減少阻力與痛苦。

    本書不是教你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事情,而是教你如何只做正確的事。本書談論的並非時間管理或提升生產力的策略,而是提供一個系統性的方法,教你如何在個人和專業領域中變得更有效率、更有生產力和更有影響力。

    最終,你會過忠於自己的生活,而不是別人期待你過的生活。


    書籍目錄:
    推薦序 「取捨」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郭瑞祥
    譯後序 學會取捨,成就化繁為簡的舒心人生 詹采妮
    第一章 如何成為「精.簡.準」的人
    第一部 追求本質
    專準主義者的核心思維模式為何?
    第二章 懂得選擇:選擇的無敵力量
    第三章 懂得辨別: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
    第四章 懂得取捨:我想要哪一個問題?
    第二部 精挑
    我們該如何辨別多數瑣事和少數要事?
    第五章 逃離:留點空間,沒有人是無可取代的
    第六章 留意:看清真正要緊的事
    第七章 玩樂:有玩心,擁抱童心才能激發創意
    第八章 睡眠:好好睡,睡好才有精神投入
    第九章 嚴選:找回選擇的力量
    第三部 簡化
    如何排除瑣碎的多數?
    第十章 釐清:不要千種備案,只要做出一個決定
    第十一章 膽量:優雅說「不」的力量
    第十二章 取消承諾:停損贏更大
    第十三章 剪輯:不是往上加,而是剪接的能力
    第十四章 界線:有界線,才有自由
    第四部 準確執行
    我們要如何輕鬆自如地進行少數要事?
    第十五章 緩衝:預留緩衝,應付突發狀況
    第十六章 減法:移除障礙,事半功倍
    第十七章 進展:完成小目標的成就感
    第十八章 心流:建立流程,讓瑣事不費力的完成 235
    第十九章 專注:當下,何者為重?
    第二十章 存在:活出「精.簡.準」的人生
    附錄 領導如何「精.簡.準」
    注釋
    謝辭



    作者簡介
    葛瑞格‧麥基昂
    擁有史丹福大學MBA學位,身為專準主義(Essentialism)的奉行者,葛瑞格在全世界巡迴演講、教授,以及寫作關於在生活及領導方面實行專準主義的重要性。曾受邀至著名企業如蘋果、谷歌、Facebook、LinkedIn、Salesforce.com、賽門鐵克,以及Twitter演講。他同時也是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最受歡迎的部落客。葛瑞格在史丹佛大學與人合開「設計精簡生活」(Designing Life, Essentially)課程,並曾獲世界經濟論壇任命為「青年全球領袖」(Young Global Leader)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其他少,但是更好類似產品:


    檢視相片

    拙作「燃料棒外送 必輸的豪賭」在6日見報後,經濟部於同日中午發布「核燃料分批運送是國際標準作業 5年可攤平外運成本」的「真相說明」。可惜的是,經濟部此篇新聞稿的內容避重就輕,部份數據甚至揭露不全,明顯有誤導的意圖。

    首先是保警、保險、保防視察等1.4億元的費用。事實上,只要任何數量的燃料棒還在廠內,未來外送期間這3年,所有費用一塊錢也少不了。但是,第一批燃料棒下個月就會送進美國保存,代管費用便會立即產生,結果還沒開始每年省1.4億元,我們便先要開始付「保護費」了。請注意,「真相」特別提醒民眾必須等燃料棒「全數運出」後5年,才可能省下7億元。

    其次,原來6.9億元中規劃的燃料棒拆解,只是將其外部的燃料匣及相關零組件卸除。如果數年內仍舊找不到買家,那麼就必須進行細部拆解至燃料丸,並進一步研磨成粉末後重製販售,這一部分的費用粗估高達27.6億元。於是,原價81.6億元的燃料棒,計入美國每年收取的保管費,再加上粉末化重製的費用,總額已近110億元。日後這些待價而沽的鈾燃料,如果不能在買方市場下賣個10億元以上的好價錢,那麼100億元損失的預估將立即兌現。

    檢視相片
    核四廠,龍門核能發電廠(台電)

    核四廠,龍門核能發電廠(台電)

    「真相說明」中另一個相當重要的焦點,是可調度機組的新建,而這也是異常迫切的問題。新聞稿內容洋洋灑灑列出了裝置容量高達1220萬瓩的新增燃氣機組,關鍵是已規劃建置的這些新增機組都在台電公司的「106 年長期電源開發方案 (10610 案-107 年 1 月修正案)」中早已敘明,其建置目的主要都是用以取代退役的老舊火力機組以及煤轉氣機組。更須特別留意的是,政府能源政策中的2025年燃氣發電配比高達50%,目前規劃中的燃氣機組很可能日後都必須擔當基載運轉的角色,將不會有充足餘裕發揮調度的功能。

    本人原文提及「政府大力推動太陽光電與風電的同時,卻絲毫沒有可供快速調度的燃氣機組建置規畫」,係指現行能源政策中用來全數取代基載核電的再生能源達標後,配套用且可接受快速調度的「新」燃氣機組。想要全力發展供電穩定性不足的再生能源,怎可忽略如此重要的搭配規劃。

    至於核燃料的分批運送,確實是國際標準作業,針對每座反應器所需的燃料數量不同,有可能以2或3個批次運送,1次運送並非不可,只是合格運輸箱的數量必須充足。此次規劃的8個批次較一般國際作業數量略多,也還能接受。

    國家政策的執行出現偏差,政府廣納建言後亟思改進才是正道,而非進一步編織不完整資訊,藉以粉飾太平。蔡政府執政兩年下來,原先制定的能源政策已逐漸被打到不成原形,繼續一意孤行,終將禍及國計民生,當政者必須慎思。(推薦閱讀:夏珍專欄:念念不忘必有迴響,蔡英文真怕柯文哲和馬英九?

    *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

    相關報導
    吳典蓉專欄:這些價值都跟著民進黨灰飛煙滅
    王明鉅觀點:誰該負的歷史責任,一個也跑不掉!




    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91%89%E5%AE%97%E6%B4%B8%E8%A7%80%E9%BB%9E-%E7%87%83%E6%96%99%E6%A3%92%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rsarkngj5o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